跳至主要內容

    航空氣象新疆界---支援空中減碳

    航空氣象新疆界---支援空中減碳

    李鳳瑩、宋文娟
    2012年6月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於2007 年發表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指出自20 世紀中葉以來的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很有可能是由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上升所引致。二氧化碳是大氣中主要的溫室氣體。最新資料顯示,現時二氧化碳的濃度是過去數十萬年以來最高,較18 世紀工業革命前足足增加了超過三份之一。
    除了工業、發電廠、汽車等人類活動在陸地上排放二氧化碳外,飛機在飛行中亦會使用化石燃料而排放二氧化碳。根據航空業界的估算,飛行中的航機平均每分鐘排放二氧化碳49公斤,所以一班飛行12小時的長程航機排放的二氧化碳便達35公噸。雖然航空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目前只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百分之二至三,但隨着航空交通在未來的增長,航空界均認識到必須及早準備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因此,世界氣象組織、國際民航組織和航空界攜手合作,一方面研究給航機使用更環保的能源及更高效率、低排放的引擎,另一方面,亦探討如何提供及使用更準確和精細的航空天氣預報,讓空管人員及機師更有效地使用飛行航道及空域,減少航機因惡劣天氣而需轉飛其他機場,或在空中盤旋等候的時間,達到減少消耗燃料及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目的。
    現時,供空管人員、飛機師及航空公司使用的天氣信息主要利用特別編碼的文字傳遞如機場天氣預報(圖一),而機場天氣預報的範圍只包括機場範圍(約8公里之內),這些編碼是早在二十世紀中期受當時的國際訊息傳遞限制下發展出來的。到了近年,業界對氣象服務需求上升,特別是針對機場附近更大範圍的航站區域(一般可達數百公里) 更精細和準確的預報需求,都是現有機場天氣預報的範圍所未能覆蓋的。
    TAF
    圖一:機場天氣預報 (TAF) 載述關於某個機場在預測期內預料會出現的氣象要素。
    惡劣天氣對機場及航機的影響越來越顯得重要。舉個例子,當航道(特別是機場附近的升降航道)或航機在空中的指定盤旋等候降落區(又稱「等待點」)受雷暴影響,若未能及早調度飛行路線,航機可能需要轉飛其他機場,亦可能需要在空中盤旋等候一段時間。隨著航班數目不斷增加,這些惡劣天氣對航機的影響亦會倍增,嚴重影響航空交通,不但造成航班延誤,更增加航機在空中飛行的時間,增加耗油量和排放更多二氧化碳,亦增加航空公司的成本。
    在香港,天文台正與民航處合作發展新的航空預報服務,提供在機場附近空區域(特別是航道或等待點)出現的雷暴強度和移動情況的更精細預測(圖二),以協助空管人員可以及早調度航機飛行及安排升降路線,減少受雷暴影響而要轉飛或在空中盤旋等候的時間,從而減少耗油量和排放二氧化碳。
    在國際上,天文台亦參與世界氣象組織專家小組的工作。我們得到航空業界的支持,確認進一步推動發展新的航站區域氣象服務的方向,以滿足二十一世紀航空界對增強天氣服務的需求,提高航空交通管理效率,從而減少耗油量和排放二氧化碳。除了發展在機場附近航站區域的強對流預報外,天文台亦研究提供包括其他影響飛行安全及效率的氣象資料,如航站區域的積冰、湍流、更精細的高空風及溫度預報等。
    歸根究底,無論你是居住在大城市或小鄉鎮,無論身處陸上或空中,氣候變化是影響着每一個人的生活,亦是我們這一代和子孫們要面對的嚴峻考驗。只有透過不同業界、政府和民眾一起努力,各盡所能才能解決氣候問題。航空及氣象界已在減碳行動起步了,希望減碳行動得到更加廣泛及不同界別的支持。就讓我們每人齊心挾力、為地球、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圖二
    圖二:香港天文台為航空交通服務單位提供「重要對流天氣監察及預測」網頁,協助空中交通管理單位採取適當的流量管制措施。
    QR code